│研究亮點

教育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120909-ed1

家庭背景對高中選組的影響:我們可能低估了家庭的影響?

【本報導由教育學系  張宜君副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過去有關STEM培養過程之研究多聚焦於性別及種族的差異,缺乏對階級再製論述作系統性的討論,這篇文章的核心任務就是將家庭的影響重新拉回系所選擇/STEM教育過程,檢視家庭作為階級身分來源如何透過影響高中生選組行為,進而造成後續職涯選擇差異。過去研究針對家庭階級背景對高二選擇自然組或社會組的影響效果,呈現不一致的研究發現,甚至認為家庭的影響有限。在此篇研究中,研究團隊在方法上嘗試從傳統討論教育轉銜(school transitions)的選擇性方法論爭議延伸至高中生選組的議題,比較以Mare(1980)提出的教育連續性模型(schooling continuation models)及Heckman(Cameron & Heckman 1998)的選擇性模型,重新檢視家庭背景的影響效力。從教育轉銜的研究結果來看,Mare的模型為過去討論各階段教育轉銜主要採取的條件式邏輯迴歸方法,發現家庭背景的影響會隨著教育階段而下降,但Heckman則認為此方法會低估家庭背景的影響效果,應將選擇偏誤納入考量。本研究轉換此分析架構至選組的實證議題,發現採用Heckman模型之家庭背景對選組的影響效果比傳統的Mare模型更顯著,也就是說,過去研究認為家庭階級背景對選組影響效果小,極可能是因為忽略選擇性偏誤所致。除了方法論上的進展之外,本研究也將臺灣教育制度的特殊性放置在與他國比較的位置,發現臺灣的學校篩選性相對低、系所篩選性高,理應可見家庭背景對系所選擇的影響大,極可能就是未處理選擇性效果造成的影響。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44

開啟因應未來變化的主動探究與對話--日本理科教科書設計的鑽研力

【本報導由教育學系  林君憶助理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本研究採語料庫輔助論述分析,探究日本中學校(即國中)三年級理科教科書「生命的延續性」單元設計,部分參照臺灣教科書內容,探討教科書設計於教改脈絡下之意涵。研究發現,日本單元課程設計融合目標與歷程模式,豐富多元的元件引導學生探究與學習,以相互呼應的《?》和《!》展開學習軸線。連結日常生活情境,且提供大幅攝影圖片讓學生有親臨現場感,鼓勵學生觀察、討論。內文使用較少的專有名詞和更多樣驅動學習表現的動詞,鼓勵學生探究以獲得概念理解,再活用理解來思考新問題。教科書創造運用科學概念與探究的情境,以解決問題、適應社會作為學習脈絡;學生成為探究社群裡知識的建構者與問題解決者,教師則從旁協助運用科學探究方法學習概念、知識與技術。單元結束後學生再進行小型自由研究深化學習、提升興趣。教材提供支持課程改革實踐之完整、穩定且普及的教學鷹架,有利於師生創造課堂探究對話的新經驗。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01

我國學生在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 2016)表現優異

【本報導由教育學系 劉美慧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由國際教育成就評鑑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 Achievement, IEA)主導的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計畫(International Civic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Study, 簡稱ICCS 2016)主要目的在評量與比較八年級學生的公民素養和參與國家的公民教育現況。ICCS 2016計畫全球有24國共計94,000名學生參與,以歐洲國家居多。我國在科技部與教育部支持下,於2013年申請加入,並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劉美慧教授擔任國家計畫主持人,組成跨校研究團隊執行此項計畫。臺灣曾參加2009年的ICCS調查工作,此為第二次參與調查。ICCS 2016的調查於2016年3月進行施測,共有150所國中參與調查,於各校抽取一班八年級學生,共4,454位學生參加評比。此次IEA公布的調查報告以學生的公民認知、情意與行為為主,整體而言,我國學生的公民素養表現相當優異,調查結果茲列如下:首先,我國學生公民認知排名世界第二,將近九成的學生表現達到高標以上。其次,我國學生對於族群平權的支持度排名世界第一,性別平權的支持度排名第二,對組織的信任度比2009年提升。最後,臺灣學生在「使用網路得知國內外新聞」及「在網路或社群媒體貼文或貼圖表達關於政治或社會議題的意見」的比例國際排名第一,參與組織或團體的情形低於國際表現,校內活動只有參與有關學校運作的決策高於國際表現。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02

偏鄉中學運用「線上即時回饋系統」讓學習更高效

【本報導由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郝永崴教授研究團提供】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為,瞭解線上即時回饋系統—Kahoot!在臺灣偏鄉學校之地球科學課堂中的實施成效。本研究採取了諸多研究方法進行探討,但主要是基於準實驗方法,來調查實施該回饋系統的學習效果。研究者以七年級的國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這些學生皆是由同一位老師所教導。在研究過程中,學生被隨機分為兩組,一組在學習過程中接觸了Kahoot!,而另一組則無。為了研究行動科技是否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以及學習過程是如何進行的,本研究以問卷調查、學生作業、考試測驗、學習日誌和訪談資料分析,結果指出,在課堂上運用Kahoot!確實能夠增加偏鄉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更為專注,並促使學生預習與複習學習材料,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此外,結合了Kahoot!的教學,明顯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成就。希望本研究之研究結果能夠提供教師一些啟示與指引,使其可以順利結合教學與行動科技,促進並提高學生的學習成就。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03

幸福可以教嗎?

【本報導由教育學系 陳伊琳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為了教導學生過得幸福快樂,英國Wellington公學首創幸福課程。本文旨在分析英國幸福課程代表人物Ian Morris《在學校中教導幸福與福祉》書中的幸福觀,據以判斷幸福可教嗎?本文指出Morris的幸福觀歷經轉變,起始直接承襲自正向心理學觀點,側重主體心態的調整。中期採取Aristotle幸福行動理論,將幸福視為主體在活動過後,自然體驗到的感受與狀態。後期則明確主張,幸福是依德而行的活動,幸福課程應以品格教育為架構。整體而言,Morris幸福課程可視為正向心理學與Aristotle幸福論的複合物。基本上,幸福課程的單元自始至終皆取自正向心理學的重要主題,強調讓學生學會已經實證證明有效的幸福技巧,而後則改為強調這些主題皆須與個體德行的施展做連結。至此,幸福課與品格教育變得密不可分。本文結論是:幸福不但可教,而且需要教,但鑒於幸福的多義性,幸福的教學也有必要從後設觀點檢視其所反映的幸福觀。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04

媒體素養:社群網絡媒體時代的必備能力

【本報導由教育學系 林子斌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日常生活無法與各式各樣的媒體分離,使用臉書、Line、Instagram 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我們每天都在消費媒體,也同時產製媒體內容,例如臉書的貼文就是一種媒體內容的產製。然而,在這資訊爆炸的年代,加上常見的農場文、假消息,我們該如何明確地判斷與做出選擇,並能同時作為遵守倫理規範的媒體內容產製者?個人應具備充分的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就是回應前述疑問的最好解答!

  透過科技部專題研究經費補助、國立臺灣大學聯盟獎助三校青年學者合作經費與跨國的研究合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林子斌教授得以在媒體素養以及新媒體相關領域進行多年之研究。如何成為有媒體素養的新世紀公民?媒體素養包含哪些面向與內涵?西方發展出來的媒體素養概念適合臺灣、東亞甚至是東南亞的情境嗎?

  林子斌教授在過去近十年的相關領域研究歷程中,與國內外的合作團隊提出了一個動態的理解媒體素養之理論架構,同時發展出可測量學習者媒體素養能力的問卷工具。這項研究工具曾被新加坡教育部運用來對其國內學生進行施測,也被多國研究者調整後採用,理論架構與工具的有效性受到肯定。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心輔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1121008-epc1

應用虛擬實境發現新的教材設計原則

【本篇報導由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劉子鍵講座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多媒體學習中的冗餘效應教材設計原則,是否適用於教室情境中教師簡報教學的情境?如何能在符應教室情境的特徵下,嚴謹操弄實驗變項和控制干擾變項解答上述問題?以下研究將告訴您答案,並帶領您瞭解如何應用創新科技解決社會科學的難題,並進而發現新的教材設計原則。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1120211epc

青少年知覺的社會支持和英文科學業成就之關係

【本篇報導由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陳慧娟副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本研究旨在探討後期中等教育階段青少年社會支持與英文學業成就之關係,並檢視恆毅力和學習投入的序列中介效果。採分層便利取樣,參與者為850位臺灣公、私立高中、高職學生,其中男生301人、女生549人。研究工具包含「社會支持量表」、「學習投入量表」、「恆毅力量表」和「英文科成就測驗」。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和變異數分析檢視各向度之現況,並以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和中介效果分析考驗變項間之關係和序列中介效果。主要研究發現如下:(1)高中生學習投入程度、恆毅力得分,以及知覺的教師支持顯著高於高職生;(2)青少男學習不熱衷程度顯著高於青少女,在學習上普遍較容易分心、情感上也較疏離;(3)本研究青少年普遍對於學習仍處於消極、逃避的狀態,較少採取主動求助策略以提升學習表現;(4)青少年社會支持、恆毅力、學習投入和英文科學業成就間彼此呈顯著正相關,而社會支持、恆毅力和英文科學業成就與學習不熱衷呈顯著負相關;(5)來自家長、教師和同儕的社會支持對青少年恆毅力、學習投入和學業成就都有正向影響,且整體社會支持對英文科學業成就的影響,皆較個別支持來源有更高的影響力;(6)感受到較多社會支持的青少年,恆毅力越高,進而激發更多的學業投入行為,減少學業不熱衷現象,也獲得較佳的英文成就;(7)成人(家長和教師)支持比起同儕支持對青少年的學習投入-不熱衷具有更強烈的影響作用。總而言之,學術成功並非一蹴可幾,若從生態系統理論來看,學習過程中不同環境系統層層相扣,彼此間的良性交互運作程度攸關青少年學習與適應的品質。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1111009epc

啊哈!原來如此!頓悟產生的大腦運作機制

【本篇報導由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陳學志特聘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啊哈(AHA!)經驗是人類在頓悟問題解決過程,突然發現可能解答時的反應。重新建構問題初始表徵係解決頓悟問題的關鍵。然而,個體在頓悟問題解決的歷程中並非皆需轉換問題表徵才能解題,惟有必經表徵轉換歷程的題目方可視為純頓悟問題,其餘為假頓悟問題。本研究引用中文一字多音的特性,設計分別對應純與假頓悟問題的中文遠距聯想試題。比較成人解答純與假頓悟問題的大腦活動,分析個體在這兩種頓悟問題解決的大腦活化之共同性與獨特性。結果發現,這兩種頓悟問題解決具有共同活化區域,並各自有其獨自運作的區域。其中,涉及表徵轉換的純頓悟問題解決與背側楔前葉運作有關,僅需語義搜尋與概念整合的假頓悟問題解決則在顳中回顯著活化。本研究發現,反映頓悟問題解決具有一般與特定的認知神經因子,並顯示純與假頓悟問題解決之異同。本研究開創對於頓悟問題解決在腦神經活動的豐富瞭解,更增進表徵轉換產生頓悟之歷程的認識。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EPC-10_09

大腦如何降低聽覺的預期誤差

【本篇報導由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許禕芳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當代的知覺預期編碼假說主張,大腦是一個主動產生預期的系統,能夠透過不斷嘗試匹配內在預期和外在訊息,計算透過精準度加權的預期誤差,藉以修正內在預期,降低預期誤差,進而形成對外在訊息的知覺。過去文獻已經顯示預期誤差的計算歷程會受到精準度的加權,那麼,預期誤差的降低歷程是否也會受到精準度加權的影響呢?本研究結合行為實驗與腦磁波技術發現,在聽覺系統降低預期誤差的歷程當中,那些因為情境規律性不同而得到不同程度精準度加權的預期誤差,其降低的效率也有所差異。在高規律性的情境中,當違反預期的訊息重複出現,這些預期誤差訊號能夠有效地被降低;在低規律性的情境中,當違反預期的訊息重複出現,這些預期誤差則無法有效地被降低。透過探索人類聽覺系統當中預期誤差的精準度加權機制,我們能夠更加瞭解預期機制的認知神經基礎,進而將其應用於改善因為預期機制失常而產生的聽覺功能障礙。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1110707epc

幫助孩子看見更真實的自己!—兒童五大人格特質量表

【本篇報導由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張存真博士生研究團隊提供】

  什麼是人格特質?人格的定義是繁多而分歧的,人格心理學之父Allport認為人格(personality)是個體的心理生理系統所形成的內在動態組織,並決定了個體獨特的行為和思想,而特質(traits)則是人格的基本單位,具支配個體行為的能力,使個體在變動的環境中,對不同刺激產生出一致的反應。具體而言,人格特質是指個體在與環境動時所表現具有一定的獨特性與一致性的行為模式,會受遺傳、環境和學習的交互作用所影響。本研究目的在發展兒童五大人格特質量表,除能有助於相關實徵研究的開展外,也能讓師長更能了解孩子的人格特質,並更清楚知道如何順應其人格特質去引導孩子。

  本研究依據人格五因素理論(Five Factor Model, FFM)將人格特質分為神經質、開放性、外向性、友善性和嚴謹性等五大因素,編製適用於臺灣兒童的人格特質量表。本研究以全臺灣28所學校共2,056位國小五年級學童抽樣資料進行分析,比較驗證性因素分析(CFA)與探索性結構方程模式(ESEM)的模式適配度、檢視量表之因素結構,並檢驗量表的跨性別測量不變性。研究結果顯示,本研究所建構56題量表模式的因素結構符合理論假設,ESEM模式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且多群組ESEM分析結果亦顯示量表具跨性別測量不變性,是相當實用且具有信效度的評估兒童人格特質工具。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42

青少年創造力潛能測量-早期評估,以培養未來創造力人才

【本篇報導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陳姵臻博士候選人研究團隊提供】

  隨著科技日益革新,未來自動化的工作將會由機器取代,時代也將渴求創造力人才。為培養當今學子的創造力,具備有效評量創造力潛能的工具是培育與研究的重要基礎。本研究基於Mednick的理論觀點,發展一套具有良好心理計量特性、適合國內青少年之封閉式創造力測驗──「青少年版中文詞彙遠距聯想測驗」。經過大規模施測與項目分析,編製而成甲、乙兩式複本測驗(各25題;施測時間10分鐘),具有良好信、效度。本測驗是一套容易施測且方便計分的客觀測量工具,能有效評量青少年(國中生與高中生)的封閉式創造力潛能與遠距聯想能力;同時,本測驗具有兩個複本,有利於教學介入實驗的施測,避免記憶效果與練習效果;此外,也能應用於探討創造力的相關因素之研究。本測驗的發展將有利於創造力的理論深化與教育實踐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48

新冠肺炎爆發期間,什麼原因讓青少年愛上網、愛玩手機到沉迷成癮呢?!!

【本篇報導由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林旻沛副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智慧型手機與網路普及使青少年除了能透過網路迅速擴展生活領域、增加人際與休閒活動外,也能利用網路創造無所不在的學習環境,增進學習表現與競爭力,新冠肺炎的爆發更讓手機和網路皆與青少年的生活各層面密不可分;然而疫情期間許多青少年因愛玩手機、愛上網,而影響正常生活步調、耽誤學業並造成人際關係疏離,甚至引發身體不適等健康問題。究竟新冠肺炎爆發期間,青少年沉迷網路的情況有多嚴重,以及什麼原因讓青少年愛上網、愛玩手機到沉迷成癮呢 ?!!

  研究團隊發現,有24.4%的國中生有網路成癮傾向,且高衝動性、高網路社會支持、低主觀幸福感、低家庭功能,以及高述情障礙等心理社會因素,皆能顯著預測國中生網路成癮傾向。由於手機和網路與青少年已密不可分,特別是疫情爆發後、數位學習已是重要的學習方式,因此建議可以多提升青少年的家庭功能和主觀幸福感、減低網路社會支持,以及多讓青少年辨識和描述情緒與調控自身的衝動性行為。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47

提高十年級生的學校適應,請做這三件事

【本篇報導由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王櫻芬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影響十年級學生的學校適應之重要因素。研究者採用追蹤調查研究設計,以 229 名青少年為對象,測量這些青少年就讀九年級時的母親依附、父親依附和憂鬱情緒,以及他們在十年級時的好友依附、積極因應策略的使用和學校生活困擾的程度。結果發現,青少年在九年級時的憂鬱情緒愈高、十年級時的好友依附焦慮愈高,以及積極因應策略使用愈少,他們在十年級時的學校生活困擾程度愈高。三個變項的累積可解釋變異量為 29%。根據研究發現,研究者建議高中職五專的學校輔導人員,輔導剛進入校園的十年級學生提高積極因應策略的使用,同時安排同儕關係促進方案,有助學生適應學校生活。此外,國中輔導人員若能針對九年級的青少年,設計適當的憂鬱防治情緒管理方案,當可降低學生的學校生活適應困擾。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05

青少年優勢力量表-了解自身優勢,未來正向發展

【本篇報導由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王玉珍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在正向心理學的影響下,探究個人正向幸福的議題日漸獲得重視。若能思考如何協助青少年正向發展,提升生活品質與正向幸福,能平衡他們外在不利的環境,對未來生活也有相當的幫助。本研究目的在發展青少年優勢力量表,除能有助於相關實徵研究的開展外,也將能為國中現場,注入促進青少年正向優勢回饋的相關教學、輔導與諮商的新作法。
  在我們的研究中,優勢力是指個人和社會所賦予的發展性能力與特質,以達到或表現出理想與正向的生活樣貌。我們的研究蒐集了來自國中生以及國中老師的想法進一步形成優勢力的內涵。我們的研究發現,國中階段的青少年,其優勢力可涵蓋內省負責、創意好奇、夢想企圖、活潑幽默、利他合群、幸福感恩、隨和友善、轉念釋懷以及樂觀希望等九項優勢力。我們的研究並根據這九項優勢力,建構出來47題量表,可作為學生自我評估自身所擁有的優勢力程度。從量表結果可得出自我優勢力的整體回饋,做為自我了解的依據,也能從中建立自信心,是相當實用且具有信效度的工具。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06

大腦看笑話:不同幽默媒材解開腦神經機制

【本篇報導由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陳學志教授、張益慈博士候選人研究團隊提供】

  幽默是促進身心健康的良藥,也是有效的人際關係潤滑劑,幽默同時也具備了特殊的認知理解歷程。過去相關研究透過如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等神經測量技術揭露了大腦在閱讀幽默媒材時所活化的神經結構,而在閱讀、理解不同的幽默媒材時,更是由大腦中的不同腦區專司!奠基於此,本研究團隊首次以事件相關電位技術(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s)探討不同幽默媒材的幽默認知理解歷程,利用事件相關電位技術高時間解析度的優勢,釐清大腦對於不同的幽默媒材認知處理歷程在動態時間上的分歧性,不僅能使我們從腦科學的角度了解大腦如何詮釋、解讀不同類型的幽默媒材(如諧音型笑話、語意型笑話),該成果也有助於臺灣心理學的研究與國際接軌,並與國際學者間進行專業對話!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07

數位閱讀新發現-電腦字典對不同歧異容忍度學習者的影響

【本篇報導由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張祐瑄博士後研究員研究團隊提供】

  在數位時代,透過使用電腦字典(computer-mediated dictionaries)輔助數位閱讀是目前常見的語言學習方式。雖然電腦字典已普遍被使用,但是目前尚無研究探討在閱讀非母語文本時,若有類似電子字典的工具輔助,學習者的歧異容忍度(ambiguity tolerance)會如何影響工具的使用行為與使用成效。本研究修訂具有良好信度的中文版英文閱讀之歧異容忍度量表,探究學習者閱讀英文文本時的歧異容忍度與其電腦字典的使用行為與使用成效的關係。研究結果發現,由於電腦字典的便利性(相較於紙本字典,電腦字典的使用便利性會提高學習者使用電腦字典查詢單字的意願),在控制詞彙量後,無論是高歧異容忍度學習者或低歧異容忍度學習者,均有相當高的電腦字典使用頻率。電腦字典的輔助能確實降低低歧異容忍度學習者在閱讀英語文本時的不適,並進而提升其字彙習得及閱讀理解的表現。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08

應用眼球追蹤技術探討小六學童閱讀科學圖文的差異

【本篇報導由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簡郁芩副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讀者目光會在哪些文字或圖片上停留多久?又或是怎麼參照圖文裡的語意訊息?利用眼球追蹤技術(eye tracking)讓我們有機會看到閱讀的線上(on-line)歷程,這是認知科學領域常用來探討閱讀認知歷的一種重要工具,透過這些量化的數據讓我們有機會以客觀的科學資料推論讀者閱讀的心理歷程。本研究邀請122位六年級學生參與眼動實驗,以眼球追蹤技術探討國小學生閱讀科學圖文的方式有什麼不同的類型,以及閱讀歷程和學習表現之間的關聯性。研究結果發現六年級學生對於科學圖片與文字有深淺不同的處理層次,可分為四種類型的讀者:1.整體掃視型,先快速瀏覽圖文一遍,再仔細閱讀文字和圖片;2.淺層處理型,無論初始或重讀圖文時間都很短暫,也很少圖文參照的閱讀行為;3.文字主導型,主要都讀文字,觀看圖片的時間很短;4.圖片主導型,讀科學圖的時間很長,此類型讀者在四組讀者中閱讀測驗表現最好。本研究也發現讀科學圖的時間長短能預測閱讀理解表現。本文在教學實務上提供教師了解學生閱讀科學文章有差異化的處理策略,理論貢獻則提供圖文閱讀歷程的實徵證據,精緻化多媒體學習的認知理論,因此獲教育領域排名前1%的頂尖期刊《Computers and Education》接受刊登。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09

怎麼後悔有關係! 利用負向經驗開啟未來大門

【本篇報導由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陳慧娟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從小我們被教導努力追求無怨無悔的人生,但現實生活經常事與願違。既然後悔是人之常情,那人生中最後悔的是什麼?根據西方研究指出,排名第一的竟然是教育,遠高於生涯、愛情、教養和安全等(Streep & Bernstein, 2015)。Fries 等人(2005)的研究也發現,無論是否有清楚的學術目標,高達九成的學生都表示經歷過選課迷惘與衝突,且對其認知歷程與學業情緒造成深遠的影響。有鑑於此,本研究採立意取樣方式,招募臺灣公私立大學學生填寫匿名問卷並進行量化分析發現:一、大學生選課後悔情緒越強烈,對已選課程的動機干擾程度越嚴重;二、大學生發生選課後悔事實時,若採取反芻策略(rumination),此時學業動機受干擾的程度可完全透過「反芻策略」來解釋;三、若大學生採取「聚焦未來」的認知重新評估策略(future-focused reappraisal),則後悔對動機干擾的影響力下降;四、訊息提供與理性教導對大學生後悔與動機干擾的關係沒有顯著調節效果,但高水平的情感支持則對此產生調節作用,顯示重要他人的情感支持會影響大學生修復後悔的效果。綜整本研究發現可知,後悔產生的負向情緒,雖不利於短期美好生活的體驗,卻能在自我進化歷程中發出一種警報,因此不需刻意迴避它,反而應給後悔一個適當的位置。在同理與接納的環境中,引導莘莘學子「好好學習」面對後悔,並從中尋找優勢,將負向情緒轉化為適應性的成長養分,為未來學涯開啟一扇光明繽紛的大門。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10

腦中快遞-大腦網路連結如何影響人類的幽默偏好

【本報導由教育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陳學志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幽默」是人類獨有的高階心智及情感歷程,生活中適當地使用幽默,更是社會和諧與個人適應的關鍵。本研究團隊使用擴散張量成影技術(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探討人類的大腦白質網路連結與其偏好使用的幽默風格之關係。結果發現,在控制年齡、性別、智力及人格等因素後,個體局部區域網路之連結效率愈低,愈偏好使用「攻擊型」幽默。同時,我們也發現左側顳上迴(left superior temporal gyrus,與開放性思考有關的腦區)的節點連結效率可區分個體偏好使用良善或是惡意幽默。由上可知,個體之所以偏好使用攻擊型幽默可能與其涉及開放思考的大腦區域迴路連結缺乏效率有關,故較難轉換思考視野使用較親和的幽默風格。本研究為人類為何偏好不同類型的幽默風格提供神經生理的實徵證據,相關研究已刊登於國際心理學期刊。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11

國中生愛生氣? 孩子,你不是「不可以生氣」,而是要用適當的方式來表達

【本篇報導由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張存真博士班研究生研究團隊提供】

  生氣 (anger) 是指當個體感覺受到傷害或被侵犯時,想威脅或傷害侵犯者的情緒狀態。生氣常被歸類為負面情緒,在許多文化中都是不受歡迎的,但它卻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經驗到的情緒之一。然而,生氣能促動個體能量,適時的保護自我不受威脅、發出提醒個體處理壓力之警訊,還有幫助個體溝通、表達負向感受等正向功能。因此,若能了解生氣的本質與功能,將生氣當作是生活中遭遇困難的負向回饋訊息,進而掌握它,並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因應,反而有助於問題的解決。

  本研究將生氣分為敵意認知(認知)、生氣經驗 (情感)和生氣因應 (行為)三個層面探討其關聯性,並建構國中生敵意認知與生氣模式及進行驗證。研究結果顯示:(1) 整體而言,國中生在敵意認知和生氣經驗之得分均為中等程度,而在生氣因應方式之中,以攻擊他人項目的得分最低,消極因應項目的得分最高,顯示國中生多以消極因應的方式表達生氣;(2) 不同性別國中生之敵意認知、生氣經驗和生氣因應有顯著差異;(3) 敵意認知對生氣情緒及生氣因應有顯著預測力,且亦會透過生氣情緒中介而對生氣因應有顯著間接影響。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12

地圖記憶創意教學讓地理不再是背多分

【本報導由教育心理與輔導系 廖育秀博士生、臺北市五常國中 孔為捷地理教師、教育心理與輔導系 陳學志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此研究在探討國中地理課使用創意地圖教學策略對學習成績、學習動機和創造力的效果。使用準實驗法,以79名九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資料包含學生的反饋意見和四種資料測驗:地圖測驗、地理期中考試、學習動機量表、創造力思考測驗,並使用ANCOVA統計法分析。在實施創意教學後,使用創意地圖教學策略組的學習成績和創造力皆優於一般教學組。本研究的結論為創意地圖記憶策略可幫助學習地理、記憶地名和位置,亦可延長記憶的時間,在教師和學生中也獲得很好的反應。本研究可提供教師不同的地理教學方法,和學生有效學習地理位置的方式。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13

在擁抱科技的便利之前,請先想想

【本報導由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劉子鍵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認知負荷理論(Cognitive Load Theory)是近二十年最重要的學習與教學理論之一。該理論奠基於人類認知結構的特性與限制,提出人類執行認知任務時會產生認知負荷。有些認知負荷是執行該認知任務必要的,有些認知負荷則否,另有些認知負荷可進一步增進該任務的執行。當認知負荷的總量超過工作記憶的容量限制時,即會產生認知超載,進而對學習產生負面的影響。多年來,認知負荷理論的學者持續致力發展與驗證各種教學設計原則,藉以優化教材與教學,協助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將其有限的認知資源有效地投入於重要的認知任務,進而提升其學習成效。

  本校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劉子鍵教授認為,數位時代的來臨,賦予認知負荷理論新的意義與使命:訊息的多元與豐富,使人類更易認知超載;數位媒體的推陳出新,則亟需新的設計原則以因應之。因此,劉教授長期投入該新興且重要的研究領域,探討下列三大議題:(1) 奠基於認知負荷理論,為數位學習科技的設計與應用提出創新的想法;(2) 奠基於新興科技的特性,省思認知負荷理論並為其注入新的觀點;(3) 應用數位科技(如:虛擬實境、HRV量測工具)研發創新的研究工具,突破認知負荷的研究限制。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14

焦點解決治療強化專任輔導教師效率

【本報導由教育心理與輔導系 許維素教授研究團隊、吳宛亭諮商心理師提供】

  專任輔導教師(專輔)為學校輔導工作的重要主力之一,負責介入性及處遇性的困難任務。面對諸多挑戰的專輔,其在職教育有必要性與獨特性,而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FBT)相當適用於學校輔導,或提升專輔效能的在職進修所用。本研究旨在探討對國中專輔接受SFBT訓練之成果。總共55位專輔參與八日共48小時的SFBT訓練方案,於訓練結束當下及一個月後,分組參加焦點團體訪談,並填寫瞭解課程滿意度的問卷。研究結果發現:(1)對訓練方案的回饋:整體滿意度很高,但對時間安排意見迥異,並期增加內容與時數。(2)立即成果:專輔工作模式與效能的拓展,如:SFBT轉變專輔工作思維與技巧,將SFBT應用於各項專輔任務拓展專業效能,及專業認同與自我賦能大為提昇。(3)追蹤成果:持續發揮所學,顯著提昇輔導效能,如:持續努力熟練SFBT,SFBT訓練強化發揮專輔角色任務的功能,專業勝任度的漸被認可,以及激發專業認同與工作熱忱。

  本研究支持了SFBT適合台灣校園環境且能滿足專輔特定專業需求,為專輔適宜採用的工作哲學與實踐模式。建議相關教育單位於日後規劃專輔在職訓練時,可優先採納SFBT的系列訓練,並增加訓練時數與後續督導設置。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特教系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15

我的同儕是老師?!自閉症同儕介入策略在融合教育的應用

【本報導由特殊教育學系 王慧婷副教授、Ronaldo Luis Jara博士研究團隊提供】

  在融合教育環境的思潮下,越來越多的自閉症及其他身心障礙學生在普通班級中,與一般發展的學生一起學習。為使身心障礙學生有效地於普通班級中與其他同儕融入,應採取以實證為基礎的教學方式。
  本文以文獻回顧的方式評論運用實證本位的「同儕介入策略(Peer-mediated interventions)」。以同儕介入策略、自閉症、融合教育為關鍵字,使用ERIC和PsyINFO搜尋1977年至2018年之間符合的文獻。本研究發現同儕介入策略應用在社會技巧方面成效顯著。本研究在學業能力方面亦發現同儕介入策略的實證性基礎。研究顯示擔任同儕介入者,其社會技巧、學業能力、情緒發展各方面均有更好的表現。
  同儕介入策略的種類包含:同儕示範、同儕主動、同儕監督、同儕網絡、同儕指導及團體後效。實施同儕介入策略的步驟包含: 選擇同儕、訓練及支持同儕、同儕和目標學生在結構化環境互動,最後在自然教室情境中實施。
  最後,我們發現使用同儕介入策略能順應當代教育趨勢強調素養導向的學習,由老師支持為主體的學習,轉變為學生互相支持為主體的學習。本研究提供融合教育未來在研究上及教育應用上的啟發。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16

臺灣唯一線上手語測驗 快速評估臺灣手語理解能力

【本報導由特殊教育學系 劉秀丹副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手語和口語一樣都是人類思考、傳達訊息與文化的有利工具,對於手語,目前的學術研究結果仍很有限,特別是關於手語的習得是個值得開發的研究領域。在教育實務上我們需要有工具評量啟聰學校學生的手語能力。因此本研究透過嚴謹過程發展國小兒童臺灣手語理解能力線上測驗,並實際施測評量三所啟聰學校國小部所有學生的手語能力,以便找出手語學習落後的學生,提供教學建議。這是臺灣第一個具信效度的兒童手語測驗,對於未來臺灣手語習得以及教學時的能力評估都能提供具體的協助。
研究主要結果發現:
1. 本測驗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重測信度、折半信度、內容效度及區辨效度,且能在線上施測,立即回饋測驗結果,未來可應用在教學及研究上。
2. 以本測驗工具進行全臺三所啟聰學校國小部學生的手語能力評量,發現低年級學生在句法理解、段落理解的答對率都未達五成,其平日在校的手語溝通能力和學習情形值得關注。
3. 本研究並進一步分析與手語理解能力達顯著相關的變項,包括父母親聽力狀況、年級、年齡、就讀啟聰學校年數、非語文智商、發現聽損月齡、開始學手語的年齡等。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17

我們真的認識數學障礙嗎?

【本報導由特殊教育學系 洪儷瑜教授、王宣惠博士候選人研究團隊提供】

  數學能力影響個體日常生活與就業品質,亦為學習障礙者常見困難,但相較於閱讀障礙,數學障礙研究較少。國內對數學障礙的研究關注什麼?在特殊教育上呈現出什麼樣的需求?國內研究現況與國外研究趨勢有何差異?值得關注數學障礙議題者的檢視與參考。

  我們的研究結果發現,臺灣數學障礙研究大致包括特質診斷與教學介入二主題,且以後者為多,顯示數學障礙學生的教學服務較受關注;在數學障礙的概念上,科技部研究與期刊論文之間有差距,反映出多數期刊論文對特質診斷的探究較忽略國際趨勢,研究對象可能與當代定義有差異而難以比對。國內雖然關注教學,但還需要累積更多實徵研究證據,例如目前對於核心能力之教學研究比率偏低,又或是數學文字題之表現與教學應釐清相關語言因素。這項研究不僅能使我們了解國內對數學障礙的研究樣貌,也可作為未來研究方向的基礎。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18

視覺障礙者的資訊時代

【本報導由特殊教育學系暨復健諮商研究所 張千惠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資訊及通信科技的日新月異,不但為人類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性,更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型態。然而,視覺障礙學生如何與明眼人一般應用資訊科技設備於日常生活值得深入了解。張千惠副教授及其團隊(李昕寧、鄭永福)透過行動觸控設備使用態度影響模式,了解社會支持、擁有資源及使用能力對態度的認知、情感及行為意向三個成分之影響力,並探討知覺有用性、知覺易用性的中介效果。研究以國中以上曾使用過行動觸控設備之視障學生 144 人為對象,採用項目分析及驗證性因素分析驗證各變項量表之品質及信、效度,再以結構方程模式進行資料分析與模式驗證。研究團隊發現,社會支持對知覺有用性及知覺易用性均有正向影響力,進而影響對行動觸控設備的態度。擁有資源對知覺易用性有直接影響效果,並藉由使用能力對知覺易用性產生間接影響,再進一步影響使用態度。知覺易用性對於態度的認知、情感及行為意向三個面向均有正向影響力,而知覺有用性則僅對認知及行為意向有顯著影響。張千惠副教授將持續進行研究,期能為視覺障礙者尋求資源與造福有需要的視覺障礙人士。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社教系 Department of Adult & Continuing Education

1120909-ace1

不同類型的健康宣稱訊息如何影響消費者的評價

 【本報導由社會教育學系  林鴻洲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當消費者面對統計訊息與敘事訊息時,何者會對消費者產生較大的說服效果呢?雖然訊息類型獲得國內外學者相當多的討論,但是學者對哪一個訊息類型較有說服力的看法仍是莫衷一是。此外極少研究將訊息類型延伸至食品包裝上健康宣稱的探討,在消費者愈來愈重視健康議題的現今社會,何種類型的健康宣稱能夠讓消費者產生正面評價,並進一步影響其購買意願?本研究因此想探究此一重要且有趣的議題,並以仔細推敲模式(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ELM)為架構,透過實驗設計來探討當消費者面對不同類型的健康宣稱訊息時,其產品評估行為背後的機制。

  本研究發現統計訊息健康宣稱的說服效果會明顯高於敘事訊息健康宣稱。這是因為愈來愈多的消費者對健康相關訊息會較關心,並且花較多時間處理,因此提供較多資訊的統計訊息健康宣稱會獲得消費者的青睞。本研究更進一步調查消費者的健康知識與認知需求程度,並發現這兩個變數會調節不同健康宣稱對產品評估的影響。最後也將本研究的成果供給後續研究與實務界參考。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1120407-ace2

消弭代溝?從數位遊戲的共學同樂開始

 【本報導由社會教育學系  王雅鈴副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全球平均壽命的拉長迎來了高齡社會時代,人們也因此越來越關注年長者與年輕族群之間的對話溝通,進而努力研究如何架構正向的代間交流,而如何促成不同世代的人相互合作就成為了當代的新挑戰。本研究因此嘗試開發並驗證一套編碼系統,協助代間相互學習中的合作溝通。本編碼系統含三個具有高評分者信度的子系統:權力歷程、溝通方式、回應方式,並進一步在兩種不同的學習環境中進行驗證,藉此調查和比較在不同學習環境下代間的合作溝通模式。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43

為多元文化課程教學把脈,開展東南亞母語師資培力新頁

 【本報導由社會教育學系  張德永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本研究以臺灣國民中小學東南亞母語傳承課程教學支援人員職能培訓政策為題,透過質性研究立意取樣方式,採取深度訪談之方法,訪談有實際教學經驗之教學支援人員7人及尚未有教學經驗之教學支援人員7人,共14人,以瞭解支援人員在教學中對於困境的感知分析。研究結論指出以下三點:一、支援人員職能培訓政策的感受困境,在於基本語文能力欠缺與專業能力不足;二、政策實施感知之困境,在於肯定政策立意良善、缺額缺乏透明化,以及工作保障政策不足;三、教學內容與實施時所面臨的困境在於身分角色無法充分展現班級管理、學校設備與經費資源不足、教師缺少同儕協助與專業成長、學生選課動機影響學習態度等。本研究建議行政機關應確保具備職能培訓前基本語言能力程度、加強職能培訓課程教案設計與電腦創新教學能力、研擬身分法源及相關配套措施、建立公開透明之缺額資源平台,學校應增加課程教室相關教學設備與經費資源的提供,營造一個多元尊重友善對待的校園環境。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34

高齡者的日常活動與心理需求滿足的關係

 【本報導由社會教育學系 王雅鈴副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本研究旨在以經驗取樣方法調查高齡者的日常活動(例如學習活動和陪伴)以及這些活動與基本心理需求滿足的關係。我們提出了一個多層次模型來描述日常經驗對自主、能力和連結性需求滿足的影響。本研究透過過手機之Line@應用程式發送提醒訊息和收集每日活動之紀錄,在10天內共收集838則來自34位高齡者的有效記錄(人均記錄數為24.65則),參與者平均年齡63.44歲(標準差年齡 = 5.90,範圍從 52到75歲),其中82.4% 是女性(即28名女性和6名男性)。研究結果顯示,高齡者的學習活動與自主需求的滿足呈正相關,但與能力需求的滿足呈負相關。此外,與學習相比,高齡者的飲食活動更能滿足能力和連結性需求;然而,與看電視相比,學習活動可以促進對自主、能力和連結性需求的滿意度,再者,高齡者只要有人陪伴,不管陪伴者是誰,高齡者對三個心理需求的滿足都比獨處時來的高。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19

使用即時通訊軟體的線上社會焦慮會影響工作投入嗎?

 【本報導由社會教育系 黃明月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在當今的職場中,工作人員擁有各種不斷發展的即時通訊軟體,協助他們工作上的溝通協調,是社會的發展趨勢。即時通訊軟體LINE在強調回應民眾即時需求以提昇政府效能的趨勢中,發揮了重要的功能。然而也因為它的即時性與方便性,使得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經常處於高密度的訊息收受狀態中。在這樣的工作常態下,公務人員所感知的經驗對其工作的影響為何,對此目前缺乏相關且客觀的研究資料,來做為推動LINE在政府部門使用的基礎。為了彌補此一差距,本研究根據媒體豐富度理論探討公務人員的線上社會焦慮、使用即時通訊軟體的認知疲乏(LCF)以及感知到的訊息超載情形(PIOIM)與其工作投入的關係。透過網路問卷調查方式,邀請參與政府部門在職訓練的公務人員自願性的上網填寫問卷,共回收了429份有效問卷,並使用結構方程式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線上社會焦慮與使用即時通訊軟體的認知疲乏(LCF)以及感知到的訊息超載(PIOIM)呈正相關。具有較高LCF和PIOIM的受試者較不能投入工作中。線上社會焦慮因受到LCF和PIOIM的影響,與工作的投入呈現負相關。基此,在考量即時通訊軟體作為公務員溝通公共事務媒介時,如何減少信息氾濫,以提昇工作投入,是重要的課題。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20

影響國小教師參與專業成長課程的關鍵動力

 【本報導由社會教育系 黃明月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教師的專業發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D)在當前教育環境中受到相當的重視。但是相關研究顯示,許多教師不願參加專業發展活動課程。本研究收集了270份小學教師的調查問卷,經過驗證性因素分析和結構方程模型探討他們參加專業發展課程活動的意向。研究結果顯示,參與者傾向進步主義的教學理念,重視獲得教學內容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甚於教學知識(Pedagogical Knowledge, PK)和內容知識(content knowledge, CK),因為教師們預期這類知識在教學上較有用處,也比較能影響參與專業發展活動課程的態度與意圖。這項研究結果對專業發展活動課程設計有重要的啟示,並呼籲更加關注教師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內容知識的分享與提供。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21

科學學習是越多越好嗎?越多學習與越常考試的困境

【本報導由社會教育學系 王雅鈴助理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學生科學學習概念與學習動機會隨著年級增加而有所差異。本研究旨在以問卷調查法探討不同年級學生之科學學習概念與科學學習動機模式。本研究樣本共有768位中學生(204位八年級生、262位十年級生與302位12年級生)。本研究將記憶、考試、計算與練習分類成科學學習概念中的再製型概念;而知識的增加、應用、理解、新視野視為科學學習中建構式的概念。透過多變量變異數分析(MANOVA) 的分析結果顯示隨著年級增加,學生將展現更多建構式的科學學習概念。十年級生與十二年級生明顯比八年級生在理解、新視野與建構式科學學習概念總分上表現更為出色。此外,本研究透過多群組結構方程模式(Multigroup SEM)分析結果顯示,學生隨著年級增加(1)考試與再製型科學學習概念的關係為正向關連且更臻緊密;(2)再製型學習概念越高則深度學習動機越低,此為負向關係且更加緊密。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幼家科學系 Department of Child and Family Science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35

成為老年父母的照顧者-成年子女的角色轉換

【本報導由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吳志文助理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本文探討華人重視的孝道信念是否能透過代間多重時空框架經驗整合(簡稱多框架整合)能力作用,進而提升成年子女對代間照顧者角色產生認同的中介運作歷程,華人子女在邁入成年並為人父母的生命階段後,由於經歷了與父母早期在自己兒時所肩負的角色職責與適應挑戰,所以能更成熟且重新理解自己與父母在多個時空場景下的生命經驗,理性看待彼此之間角色的轉變。研究發現,成年子女的代間多框架整合能力不僅會受到孝道價值觀的影響,同時也會進一步影響成年子女對於自己即將成為代間照顧者的角色認同。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22

照顧老人?照顧小孩?!探討高齡社會下「家庭」與「國家」的責任分工

【本報導由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林如萍教授、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伊慶春特聘研究員研究團隊提供】

  高齡化是全球面臨的共同問題,臺灣高齡化的速度相較於日本、歐美都來得更快。2017年臺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首次超過幼年人口,面對人口扶養結構由「育幼」轉變以「扶老」為主的新型態。照顧小孩?照顧老人?!臺灣民眾認為「家庭」和「國家」的責任,應如何分工?

  使用臺灣最重要的大型調查計畫—科技部「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研究發現民眾對於「老人照顧」及「兒童照顧」、「家庭」與「國家」責任分工的態度,區分為四種類型。第一是「家庭中心型」,一成五的民眾認為:老幼照顧都是家庭的責任;第二是「家庭育幼型」,超過四成的民眾認為:家庭的主要責任是照顧兒童,老人照顧則應由家庭與政府協力;第三是「福利協力型」,二成五的民眾傾向由國家與家庭共同分擔老幼照顧責任;第四是「社會養老型」,約一成五的民眾認為:老人照顧應由政府主要負責。整體來看,臺灣民眾認為「家庭」的主要責任是「兒童照顧」,「老人照顧」則傾向由「國家」負責,家庭的功能似乎呈現出了「向下傾斜」?!進一步來看,對於國家福利政策的態度,相較於兒童福利,民眾對於政府提供老年照顧福利服務的期待更高。同時,本研究發現:民眾對國家福利政策的態度,並非僅是因個人情境、需求而傾向於「自利原則」(self-interest);人們越看重孝道、家庭關係越佳,則越傾向於「家庭中心型」–視老幼照顧皆為家庭的責任,孝道文化規範與家庭互動經驗都是影響民眾對國家福利政策態度的關鍵因素。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1120309civic

郊山健行不留下痕跡:登山健行環境衝擊與無痕山林宣導方案

【本篇報導由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吳崇旗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本研究目的旨在協助管理者在登山健行參與及環境永續之間找到平衡點。本研究分成兩階段:第一階段為「登山健行參與對環境負面衝擊評估」,在文獻回顧後,透過「使用者分析技術」(包括:現地觀察、問卷發放與訪談等方法)的應用,評估登山健行參與對環境帶來的各項衝擊。然後,進行第二階段「環境永續的登山健行行動方案與成效衡量」,擬定低衝擊登山健行行動方案,而後以都市鄰近郊山(壽山國家自然公園)之登山健行參與者為對象,透過現地行動推廣方案執行,並進行方案成效衡量。本研究成果除能夠提供管理者解決衝擊問題的策略與方向之外,進一步透過方案推行的方式教育參與者,亦能夠降低前述衝擊,達到登山健行與環境永續發展之最終目標。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49

年輕世代道德思辯能力的跨國比較

【本報導由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李琪明優聘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現今年輕世代常被冠以「草莓族」或「媽寶」等標籤,仿佛其抗壓性低且經濟無法獨立;然而,這群被網路世界與新興科技滋養的數位原民,時而對社會議題有著高度關注,並展現其多元與創意。那麼,同時具有正負面評價的年輕人,面對日益複雜的生活世界,對於是非、對錯、好壞、善惡以及公平正義與否的道德議題,是如何展現其自我思考,並進而與他人溝通的能力?又臺灣與其他國家的年輕人,在道德思辯的能力方面具有那些共通或差異之處呢?由臺灣師大李琪明教授主持的科技部專案,邀約臺中教大陳延興教授,以及美國及英國學者組成的跨國團隊,近三年乃以量化和質性的合作探究,進行三國年輕人道德思辯能力的比較研究。其中量化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道德教育期刊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該研究結果顯現臺灣與美國及英國雖屬不同洲際,因其均為自由民主的已開發國家,故而參與者的道德思辯能力,呈現諸多共同或相似點。然而,畢竟美國與英國的同源相似性較高且同屬西方國家,與位於亞太地區且廣融東西方思潮的臺灣有較大差異,這樣的特質同樣反映於年輕人間道德思辯能力的若干差異。總之,藉此跨國比較研究的異同,可融合在地化與國際化精華,進而促進道德認知發展理念的深化,落實思辯教育的實踐。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學習資訊專業學院 School of Learning Informatics

1121008-sli1

在職教師的行動科技融入教學概念:學生中心的學習導向

【本篇報導由學習資訊專業學院 蔡今中國家講座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行動學習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被廣泛應用於教育,但教師對行動科技融入教學的概念較少被探究。本研究採訪25名臺灣國小教師,以現象學方法探討其行動學習的概念,並將行動學習劃分為7個不同層次的類別(7-T),包括「工具」、「旅行」、「及時性/導師」、「玩具」、「紀錄跟蹤」、「團隊合作」及「學生」。這7個類別分別是由「教師為中心」到「師生互動」再到「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此研究結果亦可提供教育工作者及教師對於科技融入學生學習的深度理解,作為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活動之參考。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1121008-sli2

探討不同模擬遊戲設計中學生的學習投入模式

【本篇報導由資訊教育研究所 李文瑜優聘教研究團隊提供】

  本研究旨在比較學生在多團隊參與式模擬遊戲(multi-team participatory simulated game, MPSG)和單團隊參與式模擬遊戲(single-team participatory simulated game, SPSG)中的學習投入模式和科學學習成果。本研究設計了兩個版本的海洋漁業管理遊戲,參與者為105名臺灣國一學生。研究工具包括科學遊戲投入問卷,海洋生態系統與可持續性的測試,還有學生的訪談和課室錄影。研究團隊採用偏最小平方法的結構方程模型分析學生的投入模式,並運用共變數分析對學習投入分量表和學習成果進行比較。結果顯示,MPSG組的學生比SPSG組的學生具有更高度的行為投入和更好的學習成績。此外,在分析學習投入度各分量表之間的相互關係時發現,在MPSG中社會投入預測了行為投入;而在SPSG中,學生的情感投入則發揮重要作用;而兩組的行為投入皆預測了認知投入。課室錄影資料也顯示,在MPSG組中可以觀察到更多組員之間的互動,此項質性分析也支持前述量化資料的結果。這顯示MPSG中的多組參與式動態建模可能可以改變學習者的社會互動質量。在本研究最後也探討了參與式模擬的示能性(affordance)和未來的研究方向。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1110707upls

透過繪圖也可以評量你對(學)科學的想法

【本篇報導由學習科學學士學位學程 張欣怡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常見的評量方式不論是選擇題還是問答題,多數是以文字表達的方式進行。不過,在科學教育的一派研究中,採用讓學生以繪圖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想法。本研究是一篇系統性的文獻回顧,蒐集了過去三十年、全世界使用繪圖作為評量學生的方法之科學教育類的研究,共找到了76篇論文。經過系統性的分析,分別歸納出這類研究評量學生的面向、採用繪圖評量的理由、以及主要的研究結果與發現。研究團隊並提出數個指導原則與建議,供未來想要設計與進行繪圖評量研究的學者與教師參考。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46

中學資訊科技學什麼?

【本篇報導由資訊教育研究所  胡秋帆博士後研究員
提供】
 

       程式設計是什麼?我又不想當工程師,為什麼一定要學?

  把大學資訊科系學的的知識濃縮到國、高中,學生學得會嗎?

  十二年國教「資訊科技」課綱規定國中必修6學分,高中必修2學分,合計8學分。由於資訊科技日新月異,而且是新增必修科目,教師及學者專家對學生應學習的概念看法歧異。我們的研究透過德懷術凝聚專家共識,本文告訴你,專家認為中學生最應該學什麼,不需要學什麼,以及給資訊科技教師的教學建議。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36

學習單結合AR應用-戶外教學更有效

【本篇報導由資訊教育研究所 張國恩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學習單常應用於戶外教學上,其結合問題的引導式發現策略讓學習者為了回答學習單內的問題而從事觀察與探究之學習活動。引導發現學習策略採用三階段學習環-探究(Exploration)、概念介紹(Concept introduction)、與概念應用(Concept application)。然傳統之紙本學習單無法提供多媒體之展現與互動操作功能,而無法完整地實行三階段學習環。為了確實完成三階段學習環的功能,本研究設計出擴增實境學習單,並應用於戶外植物觀察之學習上,協助學習者深入觀察植物並進行分類。為了解學習者在使用擴增實境學習單的成效,本研究採用準實驗研究法之前後測不等組設計探討學習成效,並運用序列分析法(Lag sequence analysis)找出學習行為型態。研究結果發現擴增實境學習單學習者的學習成效顯著高於紙本學習單之學習者,也更能幫助學習者與實體植物的互動。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37

沉浸式VR教學強化小學生學習態度

【本篇報導由學習資訊專業學院 蔡今中國家講座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本研究將Google Cardboard應用在小學生的科學學習中,並開創性的探討學習者的個人動機特質,和沉浸式虛擬實境學習中沉浸感與學習態度的關係。本研究邀請76名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參與,採用Google推出的虛擬戶外教學系統Expeditions,以南美智利阿塔卡瑪沙漠的EI Romero太陽光伏能發電廠為例,學習太陽能相關知識,並於教學結束後,填寫李克特式五點問卷。依據偏最小平方法結構方程模式(Partial least squar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PLS-SEM) 分析結果顯示,學生的動機特質和沉浸感密切相關,特別是自我效能較低的學生,在虛擬環境中的沉浸感更高,表現出更正向的學習態度。研究也發現,在動機特質與學習態度的關係中,沉浸感(注意力、享樂程度)具有顯著的中介作用。本研究發現有助於完善虛擬實境教學的理論架構,對教學方法和系統開發設計也具有重要的實務應用價值。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38

透過AR環遊世界學英語

【本篇報導由資訊教育研究所 陳明溥教授研究團隊
提供】

       運用擴增實境互動可以讓原本單調的文本閱讀式語言學習增添活潑與樂趣,也能增強學習者對於文本主題的情境感知與融入,進而增進語言學習的效益。本研究發展出一系列結合擴增實境互動的「環遊世界」主題式英語學習,讓學習者透過擴增實境來啟動英語學習單元,並藉由擴增實境互動進行環遊世界的主題式英語學習活動,讓英語學習不再侷限於書本或電腦螢幕,而是能藉由擴增實境所提供的互動架構,整合文本內容與數位資訊,讓學習者悠遊穿梭於數位虛擬的環遊世界主題與實體的英語文本內容進行學習,創造更豐富的英語學習經驗。我們邀請六個國中班級的學生試用擴增實境「環遊世界」的主題式學習活動,發現學生對於這樣的科技化創新學習活動都展現出高度的學習動機、正向的學習態度,以及優異的學習表現;而且,具備較高英語先備能力的精熟學習者展現出更強的學習動機、更正向的學習態度,以及更優異的學習表現。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23

包羅萬象的網路醫師資訊,提供民眾在就醫選擇時哪些參考價值呢?

【本篇報導由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邱銘心副教授、林芷君研究生研究團隊提供】

  網路普及使得有關醫師資訊之傳播成本較低,民眾在網路上獲得醫師資訊做醫療決策參考變得更為簡單。因此本研究希望藉由分析現今網路醫師資訊,了解醫師個人資訊與醫師專業資訊的內容特性與數量之揭露情形,同時了解醫師在網路的形象如何形成。本研究從Google搜尋引擎蒐集共4,500筆資料作為研究樣本,分析框架包含網站類型、醫師個人資訊、醫師專業資訊以及附加描述醫師形象方式,以內容分析法逐筆編碼其內容並提出結論,最後提供建議給醫師資訊需求者與醫師資訊提供者作為參考。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24

高齡社會來臨 如何為樂齡族打造公共圖書館專屬空間?

【本篇報導由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邱銘心副教授、林芷君研究生研究團隊提供】

  兒童早期的內化行為問題發展會持續影響孩子到長大成人。文獻指出較好的親子關係對兒童發展有非常關鍵的影響。臺灣過去在兒童的研究缺乏長期的觀察與縱貫性資料,長期研究主要來自西方的相關資料。因此,本研究以臺灣兒童資料,建立兒童內化行為問題的長期發展軌跡,並探討東方文化家庭與性別對於內化行為問題發展的影響。研究採用兒童與青少年長期健康行為(CABLE)追蹤資料庫,從兒童9歲(2003)持續追蹤到18歲(2012),並採用潛在成長模型分析。
  研究發現兒童隨年齡增加,內化行為問題越來越嚴重。女生在九歲時內化行為問題比男生嚴重,且隨著時間,內化行為問題成長速率亦比男生顯著快速。本研究亦發現親子關係對於內化行為問題發展有保護的效果,但是隨著孩子長大為青少年,保護效果越來越小;當孩子長大為青少年時,透露自己內在情緒給父母的主動性降低。研究結果發現兒童在憂鬱、焦慮與社交孤寂的內化行為問題上,受到親子關係的影響確實與西方兒童的發展不同。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25

急診室為什麼壅塞?

【本報導由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蔡今中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近一、二十年來,「建構主義」對於科學教育界或整個教育界皆有深遠的影響。建構主義的理論與觀點引導著諸多新的教育研究與實務。蔡今中教授自1996年返國之後,開始以知識觀(Epistemic Beliefs)為研究重點,積極從事知識觀的相關研究,各項研究重點及主要方向皆整合過去他在科學教育與網路學習等相關研究基礎,擴充知識觀的研究理論。在許多知識觀相關研究中,學習者本身對於學習的信念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因此,蔡教授更深入探討知識觀中影響學習的重要因素之一,即學習者的「學習概念(Conceptions of Learning)」。

  「學習概念」主要目的在探討學習者對於本身學習經驗和偏好的學習方式的看法與觀點。他先前曾以現象圖學法(Phenomenographic method)為理論與研究方法之依據,首先進行研究臺灣學習者的相關學習概念,並以此研究為基礎進行一系列的研究,深探「學習概念」在學習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蔡教授的許多研究皆以建構主義為出發點,並大致區分為下列三個方向:一、由建構主義引發有關科學認識觀對於科學的教學與學習之影響;二、學習者不同之學習概念與其對學習可能影響;三、網路學習環境的建構。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26

建構知識不斷電,探究學生知識與學習觀

【本報導由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蔡今中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近一、二十年來,「建構主義」對於科學教育界或整個教育界皆有深遠的影響。建構主義的理論與觀點引導著諸多新的教育研究與實務。蔡今中教授自1996年返國之後,開始以知識觀(Epistemic Beliefs)為研究重點,積極從事知識觀的相關研究,各項研究重點及主要方向皆整合過去他在科學教育與網路學習等相關研究基礎,擴充知識觀的研究理論。在許多知識觀相關研究中,學習者本身對於學習的信念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因此,蔡教授更深入探討知識觀中影響學習的重要因素之一,即學習者的「學習概念(Conceptions of Learning)」。

  「學習概念」主要目的在探討學習者對於本身學習經驗和偏好的學習方式的看法與觀點。他先前曾以現象圖學法(Phenomenographic method)為理論與研究方法之依據,首先進行研究臺灣學習者的相關學習概念,並以此研究為基礎進行一系列的研究,深探「學習概念」在學習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蔡教授的許多研究皆以建構主義為出發點,並大致區分為下列三個方向:一、由建構主義引發有關科學認識觀對於科學的教學與學習之影響;二、學習者不同之學習概念與其對學習可能影響;三、網路學習環境的建構。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衛教系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he040702

兒童網路上暴力色情暴露影響心理健康

【本篇報導由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張鳳琴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本研究進行兩岸2230對親子配對問卷調查,共有25所國小參與本研究(臺灣計16所1140對親子、大陸計9所1090對親子),結果發現三成學童表示曾在網路上看過暴力訊息,其家長有七成表示不知道子女曾在網路上接觸過暴力訊息;另有一成六的學童表示曾在網路上看過色情訊息,其家長有八成表示不知道子女曾在網路上接觸過色情訊息。多元邏輯回歸顯示控制家長與學童人口學資料後,發現影響家長不知道子女網路上暴力訊息暴露的因素包括:學童擁有自己的手機、學童使用手機與平板時間較長、家長對子女網路使用瞭解度較低、居住在偏鄉;另影響家長不知道子女網路上色情訊息暴露的因素包括:親子關係較弱、學童使用手機與平板時間較長。此外,多元回歸顯示學童家庭社經較低、親子關係較弱、學童使用手機與平板時間較長、家長不知道子女在網路上暴力與色情的暴露者,學童愈易有情緒與行為上的問題。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he0407

關注青少年睡眠問題與手機過度使用行為間互為因果的關係

【本篇報導由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吳文琪副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青少年的睡眠問題與手機過度使用行為問題,因其對身心健康的負面影響,而受社會大眾長期關注。睡眠問題會導致白天精神不集中、學業表現變差及身體虛弱等情形。手機過度使用,亦會造成心理依賴、成癮和筋骨酸痛等狀況。有理論認為,過度使用手機,會造成延後睡眠和較難入睡等睡眠問題,而睡眠問題,亦有可能因為運用手機打發無法入睡的時間而造成手機過度使用的問題。因此,睡眠問題與手機過度使用問題可能具有雙向因果關係。然而,過去尚未有研究運用實證資料驗證此雙向關係,因此本研究欲了解此雙向關係是否存在。

  根據交叉延宕分析模式的結果,在考慮了同期效應後,第一時間點的睡眠問題顯著預測第二時間點的手機過度使用行為,而第一時間點的手機過度使用行為,亦可顯著預測第二時間點的睡眠問題。由此可見,此兩個行為互為因果。這個發現指出提升睡眠品質,應可預防未來手機過度使用的問題,而改善手機過度用的問題,應可預防青少年的睡眠問題。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1120309he

過度追劇與心理健康的相關性

【本篇報導由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張晏蓉副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本研究目的為瞭解臺灣成年人追劇行為與憂鬱感、社交互動焦慮及孤獨感的相關性,透過線上問卷調查進行橫斷性研究,共募集1,488名研究對象,以問題性追劇量表(Problematic Series Watching Scales, PSWS)評估過度追劇以至於可能成癮的程度。研究對象的PSWS平均得分為15.29分(量表分數範圍:6~30分),有33.7%的受試者為過度追劇的高風險族群(量表得分≧18分)。由多元迴歸分析發現,PSWS得分較高者,其憂鬱感、社交互動焦慮、孤獨感的量表得分也顯著愈高。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1110707he

健康專業領域學生的心理健康素養

【本篇報導由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連盈如特聘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心理健康素養概念具有不同組成要素,其內涵仍持續擴充中。此研究目的為根據較為完整的心理健康素養定義,針對健康專業領域學生發展心理健康素養量表。本研究對象為臺灣的11所大學醫學系與公共衛生科系三年級以上學生。健康專業領域學生心理健康素養量表的發展階段如下:1) 根據最新的心理健康素養定義及文獻回顧結果發展評量工具,並透過健康專業領域專家焦點團體訪談確認此量表之內容效度;2) 針對初步擬訂問卷進行預試 (N = 32);3) 量表建構,透過項目分析、因素分析(包含探索性與驗證性因素分析)進行題目刪減,並且檢驗信效度 (N = 1294)。最終量表(26題)涵蓋五個因素如下:維持與促進正向心理健康、疾病辨識與認識、精神疾病去污名、求助效能、求助態度。本量表具備良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 Cronbach’s α = .81,分量表信度介於 .70(疾病辨識與認識)至 .87(維持與促進心理健康)之間。心理健康素養越高與較低的社會距離,以及較佳的心理健康狀況具有關連性。過去與精神疾病患者接觸經驗程度較高者,其心理健康素養較高。此研究結果擴充現今關於心理健康素養之評量工具,所發展的健康專業領域學生心理健康素養量表可做為針對健康專業人員及學生之心理健康素養進行調查及介入研究之合宜評估工具。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50

關注孩童攻擊行為與憂鬱情緒,還給他們無酒人生

【本報導由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吳文琪副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近年來青少年飲酒問題日益嚴重。根據文獻指出,童年時期產生的攻擊行為和憂鬱情緒與他們後來的飲酒行為問題有關。然而,現今卻還沒有研究使用以人為中心的方法研究兒童時期攻擊行為和憂鬱情緒同時發展的不同軌跡及其與後來飲酒行為問題的關聯性。因此,本研究採用兒童與青少年長期健康行為追蹤資料庫,追蹤2,854名兒童,從8歲開始,追蹤到22歲,並運用他們15歲前(國中前)發展的攻擊行為和憂鬱情緒的共同軌跡作為預測因子,探討這些軌跡類型對其後高中至大學飲酒行為問題的影響。

  根據群體軌跡模型分析結果,將參與者分為四種攻擊行為憂鬱情緒軌跡組別:一般程度組、攻擊行為組、憂鬱組和雙重合併組。這些組別在飲酒行為問題中表現出低到高的風險梯度。合併症組的特點是持續高水平的攻擊行為和憂鬱情緒,表現出酒精使用和飲酒問題的程度最高,且最早產生飲酒行為。相較於一般程度組,合併組具有更高的酒精使用頻率和更早的飲酒行為。這些發現指出家長持續應關注兒童時期的攻擊行為和憂鬱情緒的發展,以防止以後飲酒行為的產生。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45

生活技能訓練可以有效提升兒童情緒管控能力

【本報導由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李思賢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研究發現憂鬱與情緒問題,是從兒童時期開始出現徵狀,隨著時間持續發展,到青少年時期達到高峰。然而兒童與青少年伴隨著生理與心理的變化,卻很少學習覺察自己的情緒與改變,只有有限的資源可以回應青少年時期身體、心理與社會關係的學習需求。本研究採用隨機分派39個小學,在實驗學校教導以遊戲為基礎之8個正向情緒與生活技能的單元,對照組學校仍依原本教學進行。教學實驗完成後,結果發現實驗組在情緒管控的認知再評估得分顯著高於控制組,同時實驗組的男童在憂鬱得分有顯著低於控制組,但女生沒有差異。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39

「AI醫學科學家」分析失智症之相關共病症

【本報導由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李子奇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過去研究已經發現許多與晚發型阿茲海默症(LOAD)相關的先前共病症,但文獻中很少同時分析所有先前疾病。本研究的目標是發掘與LOAD相關的先前疾病並為其構建關聯網絡。我們使用臺灣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和重大傷病資料庫,納入1997-2013年的數據進行一項全人口的配對病例對照研究。先前疾病定義以國際疾病分類第九次修訂代碼(ICD-9-CM)前三碼為依據,納入標準要求每個先前疾病ICD代碼至少存在1年且至少有2次門診就診或有1次住院診斷。病例組包括2007-2013年新診斷為LOAD的4,600名患者。LOAD患者按性別和年齡進行匹配,以獲得4,600名對照組個案。使用逐步多元邏輯迴歸分析,篩選了在首次診斷LOAD的1年以前、2年以前、. . .、9年以前先前疾病。路徑分析用於構建先前疾病和LOAD之間的關聯網絡。研究結果顯示,以下先前疾病與LOAD的發生率呈正相關:焦慮(ICD代碼 300)、功能性消化障礙(ICD代碼 564)、精神病理學特異性症狀(ICD代碼 307)、前庭系統疾病(ICD代碼 386)、腦震盪(ICD代碼 850)、尿道和泌尿道疾病(ICD代碼 599)、屈光和調節障礙(ICD代碼 367)和聽力損失(ICD代碼 389);本研究發現的許多與LOAD 發生率呈正相關的先前疾病和文獻一致。本研究支持論點:精神疾病、聽力、前庭系統和功能性消化系統疾病可能在LOAD的發病機制中起重要作用。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40

中高強度身體活動的「總量」比起「時機點」對於高齡者肌肉功能更有益處

【本報導由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廖邕特聘教授研究團隊研究員-賴鼎富提供】  

      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的時間,高齡者可能因退休有較多的時間能自由運用;然而,高齡者由於老化的關係,身體的肌肉功能逐漸降低,因此,設計有效的身體活動介入策略,以預防高齡者進入失能的狀態十分重要。此篇文章透過客觀的身體活動測量儀器:三軸加速規,針對居住於台北市的社區高齡者,探討不同時段的中高強度身體活動(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MVPA)與功能性體適能是否有所關聯。本研究發現,相較於進行中高強度身體活動的「時間點」(早上、下午、晚上),中高強度身體活動的「總體時間」對於高齡者的肌肉功能表現有更多的顯著正向相關,研究結果建議高齡者在日常生活中累積中高強度身體活動的整體時間,以維持或促進其肌肉功能。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41

6C策略XQ方法-輕度認知障礙獨居老人失智預防計畫

【本報導由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郭鐘隆特聘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社區獨居老人因缺乏人際交往,不易覺察到認知狀態的變化,無法參與及時的失智症預防計畫,可能會失去早期發現和治療的寶貴機會。本研究採用Q方法對30名社區獨居的輕度認知障礙老年患者參與失智預防專案的觀點進行調查。藉由Q排序技術結合參與者的觀點,建構了32個Q陳述句,由參與者將32個陳述句按Q排序網格排列,以探討獨居老人對參與失智症預防計畫的態度。經由以識別參與者觀點的模式進行主成分分析後,歸納出四類型觀點,(a)對健康利益的認識和採取預防行動的準備;(b)強調成本考慮,尚未準備參與;(c)關心家人的態度及需要家人的支援;(d)強調醫療照護和需要服務提供者提出建議。本研究對輕度認知障礙的老年人群體的探索可以幫助衛生專業人員瞭解老年人對參與失智預防計畫的態度和反應。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27

建立良好親子關係 保護孩子情緒問題

【本報導由衛教系 李思賢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兒童早期的內化行為問題發展會持續影響孩子到長大成人。文獻指出較好的親子關係對兒童發展有非常關鍵的影響。臺灣過去在兒童的研究缺乏長期的觀察與縱貫性資料,長期研究主要來自西方的相關資料。因此,本研究以臺灣兒童資料,建立兒童內化行為問題的長期發展軌跡,並探討東方文化家庭與性別對於內化行為問題發展的影響。研究採用兒童與青少年長期健康行為(CABLE)追蹤資料庫,從兒童9歲(2003)持續追蹤到18歲(2012),並採用潛在成長模型分析。
  研究發現兒童隨年齡增加,內化行為問題越來越嚴重。女生在九歲時內化行為問題比男生嚴重,且隨著時間,內化行為問題成長速率亦比男生顯著快速。本研究亦發現親子關係對於內化行為問題發展有保護的效果,但是隨著孩子長大為青少年,保護效果越來越小;當孩子長大為青少年時,透露自己內在情緒給父母的主動性降低。研究結果發現兒童在憂鬱、焦慮與社交孤寂的內化行為問題上,受到親子關係的影響確實與西方兒童的發展不同。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28

臺灣機車瀑布奇觀 背後潛藏健康風險

【本報導由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廖邕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機車」在臺灣是最普遍的交通工具,既方便又可以快速抵達目的地,節省許多交通及通勤的時間,但「騎乘機車」是否與人們的健康生活習慣具有關聯性?又是否與增加肥胖風險有關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的廖邕教授研究團隊,針對此議題進行一系列的分析與探討。
  研究團隊共測量1,000多位臺灣成年人的機車使用行為 (motorcycle use),並探討其與健康生活習慣及肥胖風險的關聯性,第一篇的研究結果發現,「高度使用機車的族群 (每週高於280分鐘) 」,肥胖風險較「無騎乘機車」的族群,增加了1.5倍;而第二篇研究發現,臺灣成年人每天騎乘30分鐘以上的機車,會取代較多與交通有關的身體活動 (如走路、騎自行車)。依據本研究的結果建議未來需特別針對機車族群設計健康促進方案。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29

聽力損失與失智症的關係

【本報導由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李子奇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背景與目的:隨著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失智症的罹病率亦大幅增加,目前的治療策略只能改善症狀,不會改變病程,故研究相關風險因子對於預防失智症發生至關重要。近幾年證據發現 ,聽力損失(HL)可能是罹患失智症之風險因子,亟需長期追蹤型研究來探討聽力損失與失智症之相關性,以研擬預防失智症的策略。
方法:本研究為全人口世代研究,研究起始日為患者第一次診斷為HL日期。研究對象為2000-2011年新診斷為HL的患者(n = 8,135)被納入暴露組,這些暴露的患者與未暴露的患者依性別,年齡,居住地和保險費進行1:1實際匹配(n = 8,135)。
結果:本研究對象共有16,270名患者,其中57.01%為男性,大多數年齡> 65歲; 其中1,868人在追蹤期間罹患失智症。 HL組失智症發生率高於非HL組。在完全調整的多變量Cox回歸模型中,HL患者有顯著的失智症風險。另於次群分析顯示,在3個年齡組(45-64歲,65-74歲,≥75歲)中,45-64歲年齡組顯著與失智症風險相關(HR = 2.21, 95%CI,1.57-3.12; FDR, P <0.001)。在敏感性分析中,有HL和45-64歲族群仍與失智症發生的風險相關。
結論:在本研究中,HL與失智症發生呈正相關,尤其是45-64歲的患者,因此,早期聽力保護,篩檢及助聽器的使用可以作為降低失智症發生率的策略。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30

患注意力缺乏及過動症會增加死亡風險嗎?

【本報導由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李子奇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背景與目的:很少有研究探討「注意力缺乏及過動症」(ADHD)的死亡風險,而且現有的前人研究結論並不一致,且缺乏有關個別死因的訊息。本研究探討台灣ADHD與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方法:使用全台灣人口的全民健保資料庫進行回溯性世代研究。ADHD組包括275,980位在200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之間新診斷的4至44歲ADHD病人。將前述患有ADHD的病人與1,931,860位性別和年齡匹配的對照組進行比較分析。自殺、意外傷害、兇殺和自然原因死亡率等結果變項分別以競爭風險調整Cox回歸模型進行分析,探討ADHD與個別死因的關係。
結果:在觀察期間ADHD組有727人(0.26%)而非ADHD組則為3,594人(0.19%)死亡。在ADHD組的死亡者中,有546人(75.1%) 是男性,對照組中2,852名(79.4%)是男性。在調整了潛在的干擾因子之後,與非ADHD組相比,ADHD患者有更高的總死亡率 (調整後危險比1.07; 95%CI,1.00-1.17),而且在自殺(調整後的危險比2.09; 95%CI,1.62-2.71)、意外傷害(調整後的危險比1.30; 95%CI,1.10-1.52)和兇殺案(調整後的危險比2.00; 95%CI 1.09-3.68)ADHD患者的死亡率也都比對照組更高。兩組在自然原因死亡的風險上則相近。
結論:在本研究中,ADHD的患者有更高的傷害原因相關死亡率,特別是由於自殺、意外傷害和兇殺造成的死亡率。儘管ADHD患者的傷害死亡風險顯著高於非ADHD組,但因研究個案多為年輕人,其絕對死亡風險很低。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31

「AI醫學科學家」首篇分析漸凍症(ALS)之相關共病症

【本報導由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李子奇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背景與目的:探討疾病的共病症對研究疾病成因會有幫助。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為一種致死性很高的重大疾病,其成因仍不清楚。本研究利用醫學資料庫探討與ALS有相闗性的疾病。
方法:本研究納入2007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新診斷的705位年齡在15歲以上的ALS患者,以及14,100位性別、年齡、投保單位城鄉別、投保薪資匹配的對照組。研究資料來自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和重大傷病檔,研究設計為全人口病例對照研究。ALS初診日前經醫師診斷的共病症分別以首次ALS診斷1、3、5、7或9年之前的觀察期間進行分析。卡方檢定或t檢定用於檢驗ALS患者與對照組之間人口統計學差異。使用條件邏輯斯廻歸模型及逐步篩選法探討這些疾病和ALS風險之間的關係。路徑分析以評估ALS初診日前的共病症和ALS之間的關係路徑。
結果:ALS與28種ALS初診日前的共病症有相關,包括17種正相關和11種負相關共病症。路徑分析顯示這11種負相關疾病可歸類為糖尿病及其併發症。17種正相關疾病可歸類為代謝綜合症、神經炎症、頭部外傷、運動損傷、感染及其併發症。
結論:本研究的結果支持ALS診斷之前出現了代謝異常疾病的假說。代謝紊亂可能影響ALS的發病率,能量代謝缺陷可能在ALS發病機理中起作用。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32

第二型糖尿病對漸凍症(ALS)的發生率

【本報導由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李子奇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背景與目的:已有研究發現第二型糖尿病與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俗稱漸凍症)的發生率有相關,但前人研究的結果並不一致。本研究使用大數據探討第二型糖尿病(T2DM)與漸凍症的發生率之關係。
方法:這是一項基於全人口的世代研究。研究基準日是首次T2DM診斷的日期+ 365天。涵蓋2000年至2013年間診斷為T2DM的患者(n = 2,135,427)以及2,135,427位性別、年齡、投保單位城鄉別、投保薪資匹配的對照組。競爭風險調整Cox回歸分析用以研究T2DM與ALS發病率之間的關聯。
結果:在未按年齡分層的分析中,控制潛在干擾變數後T2DM與ALS的發生率無關。年齡組(<55歲和≥55歲)與T2DM對ALS風險的交互作用達顯著(p <0.001)。按年齡分層的分析顯示,T2DM初診年齡≥55歲的患者中,T2DM與ALS發生率呈負相關。在T2DM初診年齡≥55歲的患者中,T2DM合併高血壓與ALS發生率呈負相關。在T2DM初診年齡<55歲的患者中,T2DM合併高脂血症與ALS呈正相關。
結論:晚發型T2DM與ALS呈負相關,尤其是合併高血壓時。早發型T2DM與ALS呈正相關,尤其是與高脂血症合併時。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


跨系所 Multiple Disciplines

COE-academic links-research highlight-33

優質高中動起來! 全程參與高優方案對學校組織動能之影響

【本報導由教育學系 陳佩英教授、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劉秀嫚副教授、科學教育中心 李哲迪副研究員、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林國楨副教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鍾蔚起副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高優方案)乃政府為順利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回應全球化人才培育的教育改革之配套措施,其目的在開發學校的組織動能,提高學生就近入學率,以及均衡城鄉差距。高優方案自2007年全面實施以來已逾十年,雖不乏針對高優方案推動歷程、實施成效與績效評估之研究,但多為針對特定期程或年度的方案成效或績效評估。有鑑於此,本研究分析三個期程全程參與高優方案的17所學校之各期程問卷資料,並輔以相關文件與訪談,以了解學校在校長領導、行政效能、教師社群動能的變化情形,及其對學生與家長學校認同之解釋力。結果顯示:(1)17校在三個期程之校長領導、行政效能及教師社群動能,均呈現先升後緩降之趨勢;但學生學校認同與家長學校認同呈現穩定上升趨勢;(2)此17校依學校整體動能之改變可分為動能提升、動能漸減及起伏變化三類型;(3)校長領導、行政效能、教師社群動能、學生學校認同與家長學校認同等變項間,在三個期程皆呈現中度到高度正相關;(4)行政效能對教師社群動能有較高的解釋力;而校長領導對學生學校認同及家長學校認同有較高解釋力。最後,根據分析與討論,本研究對政策制定與方案推動提出建議。

完整版內容請點此